目录
一、专业名称…………………………………………………………2
二、招生对象…………………………………………………………2
三、学制………………………………………………………………2
四、培养目标…………………………………………………………2
五、人才规格…………………………………………………………2
1.职业素养………………………………………………………2
2.职业能力和知识………………………………………………2
3.职业资格证书…………………………………………………2
六、课程结构…………………………………………………………3
七、毕业要求…………………………………………………………3
八、附件………………………………………………………………3
1.会计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7
2.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8
3.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及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0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编号
会计(620203)
二、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及会计职业道德,面向广大的陕西生产、服务型企业需要,熟悉会计制度及财经法律法规,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内部审计等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事务处理和财务管理,具备会计实务操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胜任出纳、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岗位等工作,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规格
(一)职业素质
1.具有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熟悉财务会计制度和各项财务税收法规;
2.熟悉所在职业或岗位的经济活动情况,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和知识
1.掌握现代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熟练地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功;
2.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查账、审计能力;
3.有所在职业或岗位相关领域的活动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事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初级审计师、用友软件认证证书、助理理财师、收银员资格鉴定证书。
六、课程结构
SHAPE \* MERGEFORMAT
基础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
会计电算化
ERP供应链业务一体化实训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
|
出纳实训
基础会计实训
会计岗位实训
电子报税实训
中级财务会计实训
会计岗位实训
会计综合实训
|
图1:会计专业课程结构图
七、毕业要求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达到基本考核要求,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证书。
八、教学实施条件
(一)师资队伍
1.教师任职条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实践技能、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表达方式的教师队伍。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专兼职教师必须满足下列任职条件。
(1)专任教师
①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
②具有会计岗位工作经历,熟悉会计业务;
③精通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④具有较强的教研与科研能力。
(2)兼职教师
①具有5年以上会计及相关岗位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②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奖励;
③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二)实践教学条件
1.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1)校内仿真实训
①实训场所:用于进行会计基本技能训练用的实训室;配置有应用会计核算模拟实训软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网络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②实训工具设备: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各类办公设施设备及基本文具。
③会计日常用品;
④模拟实训软件:会计核算模拟软件、成本计算模拟软件、税费计算与申报模拟系统、财务分析模拟软件、企业版财务软件、审计软件、小键盘票据录入实训软件、企业ERP资源管理软件等;
⑤配备足够数量的校内实训指导教师。
(2)校外顶岗实习
①具有足够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
②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应具备相应的实习条件,足够容纳学生,并为学生提供食宿及发放补助;
③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2.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条件配置
目前,会计专业按照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已建成以会计核算能力和会计管理能力实训为重点的5个会计多功能综合模拟实训室,集企业财务业务模拟、税务模拟、银行结算模拟全流程的会计职业岗位实训室群。。
(2)实训室环境与条件
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室实训环境与条件一览表
实训室
名称
|
能力培养方向
|
面积m2
|
实训人数/次
|
硬件设备
|
软件
|
PC机(台)
|
多媒体设施(套)
|
实训软件
|
多功能会计模拟实训室
(5个)
|
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职业能力培养
|
150*5
|
60*3
+50*2
|
56*3
|
教师用电脑、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声控系统
|
“网中网”实训软件、用友U8软件等
|
合 计
|
|
1220
|
280
|
280?
|
10套
|
14套
|
(3)实训软件配备及功能
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室软件涵盖了各学习领域对应的模拟实训软件,包括会计核算模拟软件、成本计算模拟软件、税费计算与申报模拟系统、财务分析模拟软件、企业版财务软件、审计软件、小键盘票据录入实训软件、企业ERP资源管理软件等。主要软件功能说明如下表:
实训软件说明及主要功能一览表
软件名称
|
软件说明及主要功能
|
“网中网”
实训软件
|
实训内容
|
出纳实务、会计基本核算、纳税业务处理、会计综合案例等课程的模拟实训。
|
软件功能
|
电子模拟无纸化实训
|
软件设计了仿真实务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并指导学生按照会计工作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具有信息量大,学习情境设计逼真,实训指导规范全面,符合实际的特点。
|
网络实训
|
实训室依托校园网实现网络实训与教学功能,最少可供1000用户同时在网上进行电子实训。学生和教师均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进行实训设计与实训练习,扩展了实训空间,提升了会计模拟实训的科技品质。
|
岗位实训
|
软件设计了会计业务操作岗位,每个岗位均限定了其工作任务与操作权限,学生可按照实训要求选择不同的岗位分角色进行分岗实训和混岗实训,全面体验职业岗位角色。
|
自动纠错
|
软件具有“实训——查错——纠错——考核”功能,教师可在上机模拟软件中设置模拟实训的答案或模糊答案,以便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运用“查错”功能提示实训错误,并按照“实训要求标准”及时更正,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
自动考核
|
软件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时间、完成数量和完成质量对实训成绩进行考核。
|
教师备课
|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实训单位的背景信息、实训角色、业务流程、签章、单证选择等,灵活组合设计实训案例,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
|
教学管理
|
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实训信息统计、学生档案管理和学生实训成绩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可通过“登录”选择角色,进行教学所要求的角色岗位实训,实训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对学生实训角色、实训内容、实训成绩进行统计,并进行标准考核。
|
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
|
屏幕广播功能
|
可实时传送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电脑画面到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演示word、frontpage等软件的操作,还可以让某个学生进行示范。
|
远程遥控功能
|
可以让教师或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其他学生的电脑,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交互式辅导教学。
|
屏幕监视功能
|
可以让教师或某个学生对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画面进行实时监视,教师可以不离开座位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对整个网络上学生机的监控与管理。
|
多人会话功能
|
可以指定多个学生(可包括教师)之间进行语音交流。
|
屏幕录像功能
|
可以录制上课内容以便制作课件或教材。凌波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更大程度地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其他多媒体设备一起实现了校内实训室的立体化。
|
用友财务软件
|
会计电算化财务应用软件,学生可模拟操作企业系统管理——建账——总账子系统——报表子系统——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往来子系统——购销存子系统,进行相关实训。
|
3.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顶岗实践和教研、科研的要求,会计专业按照顶岗实践和工学结合的要求以企业为主开拓了4个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三)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要求
电子教材及其配备的教学课件、会计实践操作流程教学录像及技能演示录像、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及校外顶岗实践管理制度、学生手册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教材、考核评价标准、习题与试题、案例、课件、录像、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与高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资源。
九、教学组织与评价
1.教学组织
本专业教学组织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形式组织教学。理实一体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校内仿真实训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完成,通过分岗实训、混岗实训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训教学;校外顶岗实习以校外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通过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顶岗实践组织教学。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教学实施前,对学生所做的工作计划进行检查,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设计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因材施教,顺利实施教学。
(2)形成性评价。教学实施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操作过程,发现在学习过程存在的方法问题和操作偏差,寻找教学实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3)总结性评价。教学实施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就业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评价,对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和毕业生的质量以及教学组织的满意度进行考察,为修订新的专业标准和教学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3.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将会计专业需考核的内容分为三类即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实训课程)、校内实训课程和顶岗实践,并分别制订了考核办法。
(1)学习领域课程考核办法
学习领域课程最终成绩由单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其中,理论知识和个人训练项目由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核,得出学习成绩分值,该部分成绩占50%。分组进行的实训内容由教师根据对各小组操作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核给出各小组成绩,小组内按照成员各自的表现和贡献互评,最后由组长确定出各成员的得分,上报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将每个学生的单人成绩与小组分配成绩相加,得出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
(2)实训课程考核办法
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对抗模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中级应用能力、会计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及其他实训项目。实训课程的考核应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结合起来,不仅评定学生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评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实训课程考核主要方式及考核比例构成如下:
考核主要方式
|
主要课程
|
成绩构成
|
结果
考核60%
|
考勤
10%
|
过程
评价30%
|
合计
100%
|
个人作业考核
|
会计信息化应用技能、混岗训练、计算机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会计基本技能训练——数字书写
|
|
|
|
|
小组作业考核
|
ERP沙盘模拟对抗
|
|
|
|
|
个人作业考核+小组作业考核
|
分岗位能力训练
|
|
|
|
|
等级鉴定
|
会计基本技能训练——珠算、会计电算化中级应用能力
|
|
|
|
|
竞赛
|
会计基本技能训练——点钞、小键盘票据录入
|
|
|
|
|
①结果评价内容与方法
结果评价主要包括个人作业评价、小组作业评价和竞赛等三种形式。占考核总分的60%。结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该课程的考核标准,课程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技术的要求分步骤量化,形成“步骤化、量化”考核标准,对学生个体或小组的结果进行量化考核。
个人作业主要是通过对学生个体完成的书面或电子模拟软件作业,以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评分。在“个人作业考核+小组作业考核”课程中,个人作业占结果评价成绩的60%。
小组作业主要是在每个分组实施项目结束后,对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全部实训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进行考核,以评价小组“工作过程步骤”的计划、决策、实施等综合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小组作业成绩以“过程评价的得分名次”划分等级进行加权计列为个人成绩。小组通常为8人一组,其中1、2名为一级,得分权重比100%,即用该小组作业成绩×100%作为其个人成绩,3-6名为二级,得分权重比为90%,即用该小组作业成绩×90%作为其个人成绩,7、8名为三级,得分权重比为75%,即用该小组作业成绩×75%作为其个人成绩。在“个人作业考核+小组作业考核”课程中,小组作业成绩占结果评价成绩的40%。
等级鉴定及竞赛按相关标准执行。
②考勤分按教师、小组长的记录分三档进行,考勤分占评价总分的10%。其考核标准为:全勤可得10分,缺勤未超过两天的得8-9分,缺勤超过两天的得5分及以下分数。
③过程评价内容与方法
过程评价成绩占课程评价总分的30%。
过程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互评,其中教师评价占40%,小组长评价和小组成员互评各占30%。教师评价、组长评价主要通过作业记录、课堂参与度、所起的作用、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组内成员互相评价主要从纪律、参与情况、组内成员协调情况、工作态度、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顶岗实习考核办法
校外顶岗实习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评价、校外兼职教师评价、实习单位鉴定三部分组成。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总结、阶段汇报,分期检查情况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评定,分值占总成绩的50%。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对其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评定,分值占总成绩的30%。实习单位签定主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成果和表现进行评定,分值点总成绩的20%。
(4)考核标准
针对会计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内容、实训要求、实训考核标准所存在的规范化与量化考核的不足,会计专业与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者合作,开发了各课程基于工作过程,集统一的教学(实训)内容、规范的实训要求、量化的实训考核标准为一体的“会计专业考核标准”,使实训教学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十、运行机制与保障
为了保证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会计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校企联合高效务实的组织机构,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会计专业在学校建立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以及评价考核管理制度等制度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制订了会计专业的实施细则,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管理严格、运转有序的制度保障。
(一)制度保障
1.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与运行,学校制订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关于教学日常管理的《教学管理基本规程》、《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办法》、《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关于教材建设的若干规定》、《选修课管理办法》等;关于实践教学管理的《实践教学工作条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关于学生毕业及考核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规定》;关于教师管理制度的《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关于学生管理的《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考试违纪和作弊认定处理办法》等。
2.实习实训制度
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校内教学组织而言,更需规范和管理。为此,学校制订了《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规程》和一系列学生顶岗实习的作业文件,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指导任务书》、《顶岗实习安排明细表》、《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底稿》、《顶岗实习鉴定表》、《学生顶岗实习等级证书》,以这些作业文件内容指导顶岗实习全过程,使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考核,有落实,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会计专业在学校统一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制订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细则,包括《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细则》、《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规程》、《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规程》、《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安全、保密规定》、《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等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保障作用,会计专业将上述教学管理制度与各主干课程的实训要求考核标准一起集装为《欧洲杯下单平台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手册》,发放给师生,以指导和规范实践教学活动,保障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顺利进行。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进一步维护和稳定教学工作秩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会计专业实施了教学质量保障监控机制,制订了《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成立了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等监控机构,“两委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应的质量标准,对教学管理及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与评价,包括会计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对教学条件、实训室教学与使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毕业生质量的跟踪等,科学地鉴定了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并提供反馈信息,促进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4.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为此,会计专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人数多、岗位多、单位分散”且会计岗位责任性的特点,提出了“学审结合,校所合作”、“学做结合、校企合作”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路,“学审结合,校所合作”是指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通过学习和参与事务所审计鉴证工作进行工学结合,校所合作;“学做结合、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公司、企业的合作,通过学习与到企业行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良好运行,会计专业确立了“互惠互利、协调共管、灵活有效”等校企合作的原则、扩大了校企合作的范围,实现了校企广泛程度的合作。
(1)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协调共管、灵活实效”的基本原则。
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就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从学校教学的需要进行设计和考虑,而且以企业的需求和效益为基本的出发点,力求通过分析和运营,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契合点,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
坚持“协调共管”原则,就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气会、签订协议、责任书、备忘录等各种形式主动与企业沟通,将学校的教学目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有机协调,并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学生”、“教师”和“员工”的双重管理,实现协调共管,保证互惠互利。学校通过下达顶岗任务、分段考核、总结交流等形式保证师生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企业通过下达工作任务、发放员工手册、业务考核、绩效评价使师生融入职业环境,成为一名真正的“会计职业人”。为了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员工”身份,了解企业文化和员工管理内容,会计专业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有计划地安排师生实地考察、观看企业工作录像、并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与制度进行案例讲解,保证了校企合作的协调进行,为共管共赢打下良好的基础。
坚持“灵活实效”原则,就是在校企合作的时间、方式等方面,根据校企双方的需求灵活选择,如在与会计事务所的合作中,我们根据事务所在1-7月业务忙,人手缺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提前二周结束第五学期的教学,便于学生及时到事务所进行顶岗实践;再如在校企合作的内容、方式上,我们也同样注意了灵活有效原则,不拘一格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2)校企合作的内容
校企合作的内容包括资金、设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的合作。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广泛挖掘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除了主动争取资金、设备支持等硬件支持外,主要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在教学内容方面,会计专业通过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及银行的合作开发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学习领域课程的情境,并制订了实训要求与考核标准;在师资队伍方面,会计专业从合作企业中选聘了一批优秀的职业人员担当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和校外顶岗实践指导教师,构建了“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会计专业为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互惠互利”原则,主动向合作单位投入设备与资金,建立了既满足合作单位工作需求,又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
(3)校企合作的形式
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坚持“形式服务目标”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合作目标采用不同的合作形式。对于师生顶岗实践等合作,采用“走进企业”的合作方式,通过“双重身份”、“协调共管”的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实现师生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为学校培养人才的“走出式共赢”;对于实践技能培训、教学设备及软件更新、企业文化与制度渗透等合作,采用“引进校园”的合作方式,通过聘请企业专家讲解、示范及教学设备、软件演示等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如会计专业与“卡西欧”公司进行的合作,就是将其研发的“财务金融计算器”无偿引进实训课堂,通过对学生的培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增加了“财务金融计算器”的未来使用群体,实现了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学校为企业提高其潜在效益的“引进式共赢”;对于合作开发项目,采用“校企互相渗透”的合作方式,利用学校的知识、信息、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的资金、设备、职业经验优势进行合作,实现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案例和职业经验,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渗透式共赢”。
十一、附件
(一)专业教学进程表
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比重为58%
(二)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1、会计职业岗位分析
会计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出纳岗位、财务会计岗位和财务管理岗位。会计职业是通过对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理、传输,连续、系统、综合、完整地反映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并生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等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信息,以达到实时控制现在,准确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
2、职业岗位任务分析
出纳岗位:办理现金收支、银行转账、日记账登记、现金保管、银行存款核对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业务。
财务会计核算岗位:处理资产核算、权益核算、收益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等业务。
财务会计监督岗位:参与处理单位内部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日常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效益性审计、年度审计报告的编制等业务;协助处理社会中介机构签订审计约定书、编制项目审计计划、进行业务循环审计、撰写审计报告等业务。
财务会计管理岗位:从事或参与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财务管理岗位:参与企业内部资金筹集管理、投资业务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
具备上述会计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可同时胜任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代理、会计咨询、审计鉴证岗位工作。
高职会计专业应以上述会计职业岗位作为课程开发的平台,其中,出纳岗位业务、财务会计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财务管理岗位业务、会计监督岗位业务是会计拓展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3、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见附件2)
(三)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及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电算化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会计、纳税实务等。
(1)电算化会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实现由手工到电算化的转化,能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促使财务工作规范化。
(2)成本会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目标和作用,全面系统地掌握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等行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各种成本核算业务的会计处理、成本报表的编制,为实施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供资料。
(3)财务管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特点,各种财务活动的基本原理、方法,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决策、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财务分析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4)基础会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以及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应用。
附件1:教学计划进程表(见下页)
附件2: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就业
岗位
|
工作过程
|
主要工作任务
|
专业能力
|
要求
|
阶次
|
出纳
岗位
|
保管收付业务的相关资料及印鉴——办理收付业务——登记相关日记账——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
|
库存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核对
|
(1)能熟练办理现金收支结算业务、银行转账结算业务;(2)能明辨现金和各种银行结算票据的真伪;(3)能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4)能按照规定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5)能按照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6)能正确处理在货币资金结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
专业
基础
能力
|
会计核算岗位
|
会计职业认知——会计核算方法学习
|
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环境认知、生产岗位认知、生产流程认知、生产工艺认知、生产方法训练
|
(1)能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产品生产活动;(2)能正确对应产品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规程、加工方法;(4)能正确总结会计信息产品的特点。
|
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
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
|
(1)能明辨各种经济业务原始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2)能正确判断各种原始单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性质和类型;(3)能按照会计规范正确计量各种经济业务;(4)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
专业
核心
能力
|
税务核算岗位进行税费计算及交纳工作
|
税款计算与申报、财政规费计算与申报
|
(1)能顺利地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申购等涉税业务;(2)能按照纳税基础与实务法规及其他相关政策正确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3)能熟练运用税收网络申报系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
成本计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
|
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项目确定、成本计算方法选择、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分析
|
(1)能结合各种产品、劳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灵活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成本;(2)能正确编制成本报表;(3)能根据成本报表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
总账报表岗位
编制企业财务报告并及时报送去
|
会计报表编报、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其他相关信息披露
|
(1)能正确编制会计报表(2)会选择和披露相关报表附注信息;(2)能及时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和网络系统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报送财务报告。
|
会计管理岗位
|
会计制度设计或制度学习
|
会计岗位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会计处理程序设计、内部报表设计
|
(1)能参与企业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修订的讨论,会整理成最终成果;(2)能熟悉划分会计岗位原则。
|
专业
综合
能力
|
会计信息化
|
仓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与应付款管理、销售与应收款管理、职工薪酬管理、日常资金管理
|
(1)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实现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2)能正确运用ERP资源管理系统存储、输出企业资源信息;(3)能运用财务软件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及时提供管理者决策信息。
|
进行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会计制度管理
|
会计数据备份、会计资料打印、会计凭证整理与装订、会计账簿整理与装订、会计报表整理与装订、会计档案的移交、会计岗位责任制定、会计操作权限划分、会计人员聘用、会计人员职业培训、会计人员考核、会计人员奖惩、会计文件的收集、整理、下发、普及、保管
|
(1)能按照会计规范要求录用、培训、考核会计人员;(2)能按照会计规范整理和保管会计档案,保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验证性;(3)会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移交会计档案;(4)会利用各种渠道及时收集最新会计规范资料,整理会计制度等会计文件。
|
专业
拓展
能力
|
财务管理岗位
|
企业财务
管理
|
财务制度制定、权益资金筹集管理、债务资金筹集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收益分配、成本控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核与评价
|
(1)能基本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方法,会运用金融工具计算财务管理的相关指标;(2)能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3)能正确理解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4)能熟练地列出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5)能理解各种筹集资金渠道和方式的优缺点;(6)能熟练地列出企业资产营运的基本原则和存在的风险;(7)能熟悉财务管理通则和公司法规定的收益分配的渠道和相关规定。
|
企业财务
报表分析
|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股东权益分析、成本费用分析
|
(1)熟悉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2)能理解各种指标的含义;(3)会计算各种财务指标;(4)会根据指标计算的结果描述企业的状况。
|
附件3:
《电算化会计》
课程标准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课程名称:电算化会计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学 分:3
计划学时:54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是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为培养适应信息化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既具有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的一门主要课程。为了学好本课程,要求学生此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等。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会计核算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会计核算流程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岗位实习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实训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财务处理技能运用与实际工作;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大型财务软件(如用友财务软件等),更好地适应现代各行各业各种管理软件的实训应用,提高计算机实训应用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2具体目标
l 能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建立财务应用环境
l 能选择起用适合实际需要的财务专用模块
l 能熟练实训总账电算化核算系统
l 能熟练实训工资电算化核算系统
l 能熟练实训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系统
l 能熟练实训报表电算化编制系统
l 能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完整的财务处理
l 能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简单财务分析
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
|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
活动设计
|
参考课时
|
1
|
基础准备
|
通过本项目的实习,使学生明确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和意义;熟悉用友财务软件的安装。
|
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业务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情景模拟:由学生分别练习财务会计数据流程和软件的安装方法,老师评议。
|
2
|
2
|
建立新的会计核算体系
|
1.能了解会计电算化的起源和发展
2.能掌握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3.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基本特点
4.了解会计电算化组织实施的要求和步骤
5.了解系统管理的含义,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数据传递流程
6.根据需要建立财务应用环境,起用适合实际需要的模块
|
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业务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
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一个单位的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会计、出纳。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该单位的账套,添加人员及所属部门,并进行财务分工,根据A企业的行业性质和经济业务,起用适合实际需要的模块
角色互换:由学生分别扮演系统管理员、出纳、会计人员等角色,要求按照角色建立账套,对于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应的财务分工
|
8
|
3
|
总账系统
|
1.能通过财务核算体系设置企业个性化应用系统,并为财务日常业务处理作好准备
2.熟练掌握各种业务类型的凭证填制
3.掌握对各种业务类型的记账凭证的审核
4.能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类张簿,学会对各项账簿进行查询和打印
5.能对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结账处理
|
多媒体演示:将总账账务处理系统中会计核算的流程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案例分析:选择相关的经济业务,由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总账管理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是学生对整个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情景模拟:由教师扮演业务经办人员,由学生扮演财务人员和出纳,经办人员告诉财务人员发生了何种业务,由会计填制记账凭证;由出纳和会计主管审核记账凭证,由会计登记总账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对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结账处理
角色互换:记账凭证由会计来填制,收付款凭证由出纳来审核,所有的记账凭证由账套主管来审核,由另一个会计来登记各类账簿并进行月末结账处理
|
18
|
4
|
UFO报表系统
|
1.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报表系统和起他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关系
2.能熟练掌握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保证企业财务日常业务的顺利开展
3.能够利用报表系统制作企业常用的其他财务报表
4.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制作内部管理报表
|
多媒体演示::将报表管理系统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制作流程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情景模拟:以在总账账务系统中已经完成业务核算的一个会计期间为背景,让学生进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
10
|
5
|
薪资管理系统
|
1.能完成薪酬管理系统的初始化工作,为应用软件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做好准备
2.能建立企业薪酬标准体系以及进行薪资核算与调整处理
3.掌握如何进行工资发放、个人所得税计算等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
多媒体演示:将工资管理系统中工资计算、工资单的制作、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流程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情景模拟:模拟一个企业的职工工资发放,由学生计算该企业的职工工资和个人所得税,制作工资单,发放工资,填制凭证
|
8
|
6
|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1.能完成固定资产系统的初始化工作,为应用软件进行日常业务处理作好准备
2.能进行固定资产原始卡片的录入
3.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变动、折旧等固定资产管理
4.能根据固定资产的变动填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5.能进行固定资产账表管理,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统计、汇总和其他方面的信息
|
多媒体演示: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原始卡片的录入、工资增减变动等实训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情景模拟:模拟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由学生填制固定资产原始卡片,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变动和折旧进行处理,填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
8
|
4.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4.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设计以某公司某月份实际案例为基础,以用友ERP-U8财务软件总账系统为工具,形成某公司实际业务处理模拟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环境,将学生按照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进行分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不同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掌握不同岗位的会计电算化处理业务流程,最终形成某公司某月份的全套账务资料,达到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实际操作的目的。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1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设计基本框架图
4.2集中实训项目设计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以用友ERP-U8财务系统中的总账系统为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模块的使用、账务核算系统模块的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等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华光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资料,进行账套的建立、初始信息的录入与维护;
(2)根据2007年11月30日有关账户余额录入期初余额;
(3)分析2007年12月份的经济业务;
(4)依据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关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5)对编制完毕的记账凭证进行审核操作;
(6)根据审核完毕的记账凭证进行记账操作;
(7)根据相关凭证及账簿进行报表定义操作;
(8)输出并打印相关凭证、账簿和报表;
(9)会计资料的整理、装订及存档。
5.实施建议
5.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5.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5.1.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施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5.1.3在注重会计电算化实际实训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现有企业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和案例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5.1.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该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案例。各个案例的设计应具体详细并具有现实意义。
5.2教学建议
5.2.1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5.2.2课堂传授,作为学生的顾问和向导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领会和掌握学科内容,是学生的业余自学置于更为主动完善的教学环境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2.3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仿真企业的经济业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2.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的发挥。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5.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教学评价的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基本分为四个部分,即:
最终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网络课程作业+实验实训+期末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实验实训:包括课堂案例分析的发言和阶段实训成果的撰写;期末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注重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1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实训演示、案例分析等。
5.4.2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使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
5.5其它说明
5.5.1注重利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作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实训设施,利用学校的大环境来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5.5.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5.3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成本会计》
课程标准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学 分:3
计划学时:54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核心专业课。它与经济发展同步,在不断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过程中而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精讲细练与业务操作、课程练习与仿真实训、板书讲授与课件演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项目教学和模块教学,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坚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理论讲解以够用为度,安排丰富的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增加生动有趣的案例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模拟实训,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以便学生具有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顺利上岗就业。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能,具备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经济管理者必须的成本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为后续的《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产品生产为核算对象,分别从成本核算原理、成本计算方法(成本会计实务)和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三大部分讲述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成本会计原理,主要包括: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核算的要求和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材料的分类、材料和材料费的核算;工资费用的分类、职工薪酬的核算;折旧费的核算、其他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部分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基本方法和分类法与定额法两种辅助方法。
第三部分成本报表及其分析,主要包括:各种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在概括阐述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特点以及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说明各种成本报表的具体内容、格式、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
4.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4.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和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继《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后开设的又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进行成本核算,及时提供成本费用资料和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阶层提供及时可靠的成本资料,借以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把企业全面推向市场,接受竞争的挑战和洗礼。因此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对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变革;明确成本的经济内涵和实质,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全面掌握制造业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且要做到融会贯通;掌握各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要会进行报表分析,以提供及时可靠的成本资料。
4.2集中实训项目设计
实践教学内容
|
课时分配
|
合 计
|
校内模拟实验
|
校外实训
|
第一部分 品种法
|
8
|
8
|
16
|
第二部分 分批法
|
8
|
8
|
16
|
第三部分 分步法
|
|
12
|
12
|
第四部分 成本报表
|
4
|
6
|
10
|
合 计
|
20
|
34
|
54
|
第一部分 品种法
〖实践教学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品种法的适用条件、特点、计算程序,掌握品种法的具体核算过程。
〖实践教学地点〗
一、校内模拟实验室。
二、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资料来源〗
一、校内资料由教研室自编。
二、校外实践由学生到实训基地收集。
〖实践教学要求〗
一、校内实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则、程序,谨慎操作;熟练掌握品种法的核算程序、有效利用实训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品种法进行评价分析。
二、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要求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遵守企业的劳动、工作纪律,把品种法的各知识点与调查的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以达到举一反三,并及时写出实践总结。
〖实践教学内容与步骤〗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内容,选择单步骤生产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且该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健全。 约定好时间和有关事宜,先组织学生在校内摸拟实训,而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调查分析。由成本核算机构负责人介绍本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作为品种法选择的依据,对比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分析其合理性、科学性。
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消耗,确定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进一步了解本企业选择的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了解企业辅助生产的特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的选择,与课本理论知识对比分析其合理性。
了解企业生产过程是否有生产损失,尤其是废品损失,如何计算与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分配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对该企业选择的品种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写出自己的见解。
〖考核要点〗
学生分组讲解,老师指导检查。
第二部分 分批法
〖实践教学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分批法,简化的分批法的适用条件,包括产品的生产组织特点和管理要求;掌握分批法的具体运用。
〖实践教学地点〗
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资料来源〗
实训基地收集。
〖实践教学要求〗
了解该企业产品的生产组织特点及产品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把分批法的各知识点与之联系起来。
了解本企业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把要素费用与成本项目联系起来。
回到成本核算中心,参观分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账簿设置、要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的选择。)
〖实践教学内容及步骤〗
了解本企业产品生产类型,从生产组织特点和工艺流程两个方面分析,结合企业的管理要求,分析选择分批法的条件。
了解批内产品是否能同时完工,若出现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情况时,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了解产品批别的多少,是否适用简化的分批法。
了解批别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哪些要素耗费,应采用哪种方法计算(材料费、燃料、动力、工资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
该企业辅助生产部门的设置如何?辅助生产费用是如何归集和分析的?
该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有生产损失?如何组织核算?
成本核算中心(机构)对选择的分批法如何具体操作?要求学生当场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核要点〗
审阅“分批法”实践报告。
第三部分 分步法的具体操作
〖实践教学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掌握选择分步法的适用条件,包括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企业的管理要求。分步法的具体核算过程,账簿设置,要素费用、综合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
〖实践教学地点〗
校内摸拟实验室。
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资料来源〗
教研室自编。
〖实践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则程序,谨慎操作,不要浪费实验室资料。
熟练掌握分步法的核算程序,勿在实验室消磨时间。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种分步法进行评价。
校外调查。
〖实践教学内容与步骤〗
熟悉实验室提供的有关分步法成本核算资料,因为分步法具体分为三种,有些资料是相同的,有些资料不同,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使用。
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成本核算程序进行,包括以下几点:
了解给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开设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登记月初在产品成本。
用假定的生产流程的各要素费用原始凭证,进行归集和分配,并填制有关的的记账凭证,登记有关的总账和明细账。
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用给定的方法计算分析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设置,制造费用的归集,用给定的方法分配制造费用,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
归集本月生产费用合计数,用给定的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等计算分配成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填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编制产成品入库的记账凭证。
〖考核要点〗
校内分步法实验总结。
第四部分 成本报表
〖实践教学目的〗
通过本部分的实践,使学生能把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及时、熟练、正确地编制出成本报表,以提供给老师,实现成本核算的及时性、规范化,达到满足应用的目的。
〖实践教学地点〗
校内模拟实验室。
〖实践资料来源〗
教研室自编。
〖实践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熟悉报表有关项目的具体填制要求,学会正确运用提供的已知资料。
根据表头、正表、附表各有关项目结合有关已知资料和课本有关理论知识填表
5.实施建议
5.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5.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5.1.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施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5.1.3在注重成本会计实际实训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现有企业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和案例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5.1.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该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案例。各个案例的设计应具体详细并具有现实意义。
5.2教学建议
5.2.1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5.2.2课堂传授,作为学生的顾问和向导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领会和掌握学科内容,是学生的业余自学置于更为主动完善的教学环境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2.3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仿真企业的经济业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2.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的发挥。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5.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教学评价的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基本分为四个部分,即:
最终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网络课程作业+实验实训+期末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实验实训:包括课堂案例分析的发言和阶段实训成果的撰写;期末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注重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1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实训演示、案例分析等。
5.4.2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使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
5.5其它说明
5.5.1注重利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的实训设施,利用学校的大环境来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5.5.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5.3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财务管理》
课程标准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学 分:3
计划学时:54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排在《基础会计》之后开设,后续课程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
1.2设计思路
《财务管理》开设一学期,学时72课时,成绩合格记4学分。该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的概念、目标、环境等总论部分,财务观念、筹资管理、长期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证券投资管理、利润管理、财务分析等相关内容。是开放教育工商管理类本科会计专业实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本门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书以财务目标为起点和终点,来构架整个财务管理体系;2、整个体系中贯彻了三个思想: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成本效益观念;3、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可以用来指导分析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分配各个管理活动;4、财务管理具有科学性,所有的决策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是实证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管理科学化,财务管理在科学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高。5、财务管理的概念和计算所占的比重占到80%以上。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技巧。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财务管理的各种方法在自己实际工作中、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作为商业银行的项目评估者,企业投资的项目是否可以给予贷款,可以分析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率、内含报酬率;作为购房者,我们要会使用时间价值分析每月的按揭款;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者,我们在什么时候利用商业信用,什么时候不利用商业信用。等等。使我们的成人学生在学到财务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后,很快能分析生活中的好多现象;能分析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影响;能用于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2具体目标
在教学中,对学习内容按学习目标要求,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及课程的整个体系把全部内容分为应该掌握,重点掌握,熟悉理解和一般了解四个层次,重点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会运用其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部分要求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多练习,重点部分重点对待;属于应该掌握部分的,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对熟悉理解和一般了解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熟悉了解基本概念,一般了解的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后续学习中涉猎。
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描述财务管理的目标;描述财务管理的相关环境。
第二章 财务管理观念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掌握并阐述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观念和成本效益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对以上三种财务观念简单加以应用。
第三章 筹资管理(上)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掌握筹资的概念、种类和原则;了解筹资规模与筹资时机;很好地掌握股权资本筹集和债务筹资。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下)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阐述资本成本的概念、性质;熟练地计算资本成本;理解筹资风险及其衡量方法;了解资本结构的含义和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第五章 长期投资与固定资产管理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投资的概念及种类;一般掌握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及管理原则;重点掌握如何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重点掌握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第六章 流动资产管理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一般掌握流动资产的概念、特点及其分类;重点掌握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一般掌握营运资本管理。
营周期
第七章 证券投资管理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掌握证券投资的种类;较好地理解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重点掌握组合投资策略。
第八章 利润管理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财务与会计对利润概念理解上的不同;掌握目标利润规划的主要方法;掌握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及影响税后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第九章 财务分析
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财务分析的一般概念;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全面了解财务分析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及其含义。
4.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4.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是配合《财务管理》教学而设计的,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训环节,使学生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方法,加深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
通过财务管理案例模拟实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理财实用技能的能力;提高从事财务管理岗位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4.2集中实训项目设计
4.2.1要求:
依据财务管理案例模拟实训的实训资料,按照实训程序进行实训设计,将实际业务操作训练与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实训质量,达到实训的目的。
(1)全部实训要求使用统一的格式。
(2)实训前学生应认真阅读企业财务模拟案例;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准则的有关规定及教材相关内容,按照实训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模拟操作。
(3)学生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模拟操作,并按时完成模拟的任务。
(4)全部实训结束后,应将所有的资料,注明日期并由完成人签名。
4.2.2实训项目内容及时间安排:
本课程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用二周时间进行,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序号
|
实训项目
|
实训内容
|
学时
|
1
|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
了解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通过投资案例,对项目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财务管理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10
|
2
|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
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和复利终值、现值、年金等的计算方法;了解风险的概念与种类;了解风险与风险报酬的含义以及风险与风险报酬之间的关系;掌握风险的衡量办法。
|
20
|
3
|
企业筹资管理实训
|
理解应付账款机会成本的含义;掌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融资、融资租赁、普通股融资等的特点和操作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
|
10
|
4
|
资金结构决策实训
|
通过此案例的分析,学生掌握无差异点分析方法的计算,并根据所计算结果进行筹资决策。
|
4
|
5
|
营运资金管理实训
|
了解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动机、货币资金管理的要求和常见的货币资金需要量;熟悉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通过本案例掌握企业信用条件的选择。
|
8
|
6
|
企业投资管理决策实训
|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指标和各种指标的比较;理解投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构成;熟悉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指标及各指标间的比较。
|
8
|
合 计
|
60
|
5.实施建议
5.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5.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5.1.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施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5.1.3在注重成本会计实际实训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现有企业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和案例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5.1.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该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案例。各个案例的设计应具体详细并具有现实意义。
5.2教学建议
5.2.1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5.2.2课堂传授,作为学生的顾问和向导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领会和掌握学科内容,是学生的业余自学置于更为主动完善的教学环境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2.3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仿真企业的经济业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2.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的发挥。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5.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教学评价的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基本分为四个部分,即:
最终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网络课程作业+实验实训+期末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实验实训:包括课堂案例分析的发言和阶段实训成果的撰写;期末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注重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1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实训演示、案例分析等。
5.4.2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使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
5.5其它说明
5.5.1注重利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的实训设施,利用学校的大环境来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5.5.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5.3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基础会计》与《基础会计实训》
课程标准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学 分:4+4
计划学时:72+72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观念和会计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什么是会计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会计账簿的格式及其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方法,单位会计工作的组织等。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和技能有着重要意义。
1.2设计思路
《基础会计》课程在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该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利用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和改革。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整合、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实习基地和实训室的建设、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全面贯彻了
“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能力本位”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要求。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2.2具体目标
了解会计职业,明确会计职业要求;熟悉会计法和会计工作规范;能理解会计的职能、目标、对象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记账基础等;能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帐户和借贷记帐法;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掌握实现能力目标所必须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会计典型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核标准,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重新进行了整合、序化、设计,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一致。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训课,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2学时,实训教学36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大模块、七个项目和二十二个任务,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教学内容、学时、能力标准一览表
模块
|
项目(章)
|
任务(节)
|
理论课
|
实训课
|
合计
|
能力标准
|
一、
会计
基础
知识
|
一、会计的职业认识
|
1、认识会计
|
4
|
2
|
6
|
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专门方法;了解、认识会计职业等。
|
2、会计岗位设置及职责
|
4
|
2
|
6
|
二、会计等式和账户设置
|
3、会计等式
|
4
|
2
|
6
|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及会计账户
|
4、账户设置
|
6
|
2
|
8
|
二、复式记账及应用
|
三、复式记账及应用
|
5、复式记账
|
10
|
2
|
12
|
掌握借贷记账法及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运用。
|
6、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
8
|
2
|
10
|
三、会计
技能
|
四、编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
7、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
|
2
|
4
|
6
|
熟练完成模拟企业的各项会计凭证处理工作
|
8、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
|
2
|
4
|
6
|
9、整理与装订会计凭证
|
2
|
4
|
6
|
五、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
|
10、设置会计账簿
|
2
|
4
|
6
|
会建账,能规范的登记各类账簿,能进行对账,能运用正确方法更正错账,能完成结账工作,能选择、运用会计核算程序。
|
11、启用与登记会计账簿
|
2
|
4
|
6
|
12、对账
|
2
|
4
|
6
|
13、更正错账
|
2
|
4
|
6
|
14、结账、更换新账
|
2
|
4
|
6
|
15、选择、运用会计核算程序
|
2
|
4
|
6
|
六、编报会计报表
|
16、编制资产负债表
|
2
|
4
|
6
|
能根据账簿资料,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17、编制利润表
|
2
|
4
|
6
|
18、简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原理
|
2
|
4
|
6
|
19、整理、报送会计报表
|
2
|
4
|
6
|
四、综合实训
|
七、综合实训
|
20、手工实训:选择、运用会计核算程序,综合运用会计基本技能
|
5
|
4
|
9
|
能熟练运用两种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工业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会计工作任务
|
21、上机实训: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
|
3
|
2
|
5
|
22、实习
|
2
|
2
|
4
|
合计
|
|
|
72
|
72
|
144
|
|
4.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4.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如何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则。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
对于基本原理、原则和基本公式,一方面要掌握其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如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在我们平时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中都有体现。从我们的实际练习与应用中,去体会、去加深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练习。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而其理论又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同学来说,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操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找机会到本单位的财会部门多观摩,向财会人员多请教,并对凭证、帐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二是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有关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余额调节表、简单的成本计算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看书时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的情况;还有就是认真上好会计实验课,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对会计核算有一个感性认识。
4.2集中实训项目设计
为了更深刻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我们特制订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方案。
4.2.1实验目标与要求
1.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
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
3.掌握 一些基本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
4.掌握登记各种账簿的方法;
5.掌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4.2.2实验资料
《基础会计》实训教材。
4.2.3实验步骤
1.根据经济业务的描述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填写科目汇总表;
3.账簿初始化;
4.根据记账凭证填写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5.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4.2.4实验材料
通用记账凭证 5本
科目汇总表 5张
银行日记账 1本
现金日记账 1本
总分类账 1本
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式) 1本
(普通式) 1本
资产负债表 2张
损益表 2张
4.2.5实验学时
共计24学时,具体时间定为该课程开设学期的第十二周。
4.2.6成绩评定
记账凭证,40分;登记账簿,30分;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汇总表),10分;会计报表20分。
4.2.7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有序,顺利实施,学校首先确保组织、管理、指导教师的人员落实。
(1)安排一名课程主任,主要负责学员通知及组织和活动记录工作。
(2)安排一名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实践。
(3)教学实践基地指派一名具有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配合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加强制度的规范管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1)制定《我院教学实践环节管理办法》,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并参加实践活动情况与平时成绩挂钩。
(2)要求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后,必须写出实践报告或实践体会,并对实践报告给出成绩,按一定比例进入学生平时成绩。
5.实施建议
5.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5.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5.1.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施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5.1.3在注重基础会计实际实训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现有企业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和案例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5.1.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该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案例。各个案例的设计应具体详细并具有现实意义。
5.2教学建议
5.2.1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5.2.2课堂传授,作为学生的顾问和向导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领会和掌握学科内容,是学生的业余自学置于更为主动完善的教学环境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2.3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仿真企业的经济业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2.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的发挥。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5.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教学评价的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基本分为四个部分,即:
最终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网络课程作业+实验实训+期末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实验实训:包括课堂案例分析的发言和阶段实训成果的撰写;期末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注重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1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实训演示、案例分析等。
5.4.2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使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
5.5其它说明
5.5.1注重利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的实训设施,利用学校的大环境来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5.5.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5.3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纳税基础与实务》与《电子报税实训》
课程标准与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课程名称:纳税实务
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学 分:3+2
计划学时:54+36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又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征税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可能改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格局。因此,无论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是制定或执行经济政策法规的政府管理人员,都越来越重视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的学习。
纳税实务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制度和管理的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是会计专业的必选课程。
1.2设计思路
通过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种税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各种业务活动的应纳税款,了解税收征管的有关内容,弄清税务机关是怎么组织税款入库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2具体目标
在纳税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税收制度中的征收管理、计税方法等实际税收业务问题,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实际案例阐明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精神和实质,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税款、申报缴纳等税收实务操作。
3.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纳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又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如概念、意义、作用,各种税制要素的规定,征收管理的规定等。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内容。如对税收基本理论的分析与理解,比较各种税的征收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等。
简单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纳税问题。这是对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4.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4.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学时分配
序 号
|
教学内容
|
课内学时
|
实践学时
|
第一章
|
税收概论
|
4
|
2
|
第二章
|
税收制度概述
|
4
|
第三章
|
增值税
|
8
|
14
|
第四章
|
消费税
|
4
|
2
|
第五章
|
营业税
|
4
|
2
|
第六章
|
关税
|
4
|
2
|
第七章
|
行为税
|
4
|
2
|
第八章
|
财产税
|
4
|
第九章
|
资源税
|
4
|
2
|
第十章
|
企业所得税
|
8
|
4
|
第十一章
|
个人所得税
|
4
|
2
|
第十二章
|
税收征收管理
|
2
|
2
|
合 计
|
|
54
|
36
|
4.2集中实训项目设计
学习领域
|
学习情境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主要教学模式
|
学 时
|
纳税实务
|
1.走近税收
|
1.能熟悉税收的基本理论知识;
2.对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3.能对企业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凭证管理和纳税申报有详细的了解;
4.能对我国企业税款征收方式有比较详细的认识。
|
1.办税大厅观摩
2.工学交替
|
4
|
2.增值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3.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16
|
3.消费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消费税的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10
|
4.营业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营业税的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12
|
5.关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关税的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4
|
6.企业所得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3.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16
|
7.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6
|
8.其它税纳税实务
|
1.应纳税额的计算
2.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
1.任务驱动
2.项目导向
3.工学交替
|
4
|
5.实施建议
5.1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5.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5.1.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施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程内容。
5.1.3在注重基础会计实际实训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现有企业常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和案例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的任职特点,文字表述要深入浅出,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
5.1.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该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案例。各个案例的设计应具体详细并具有现实意义。
5.2教学建议
5.2.1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化组合。
5.2.2课堂传授,作为学生的顾问和向导为前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领会和掌握学科内容,是学生的业余自学置于更为主动完善的教学环境之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2.3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仿真企业的经济业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2.4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的发挥。注重构建适合师生、学生之间交互、讨论的教学环境。
5.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教学评价的思路是在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实际应用能力地提高。把成绩评定基本分为四个部分,即:
最终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网络课程作业+实验实训+期末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平时课堂提问;实验实训:包括课堂案例分析的发言和阶段实训成果的撰写;期末考核:以客观题为主,注重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1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实训演示、案例分析等。
5.4.2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教师机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可以控制学生机(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使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
5.5其它说明
5.5.1注重利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的实训设施,利用学校的大环境来进行物业管理。
5.5.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5.3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